沒想到時間過那麼快,轉眼間資源班的課程已經結束了。
之前還在倒數剩下幾週的課程,一週週數著日期過去,
等到真正結束的時候,還真的有股虛脫的感覺。
特別是這一個禮拜,聲音沙啞還是得上課,
真希望能像醫生所說的,把課程安排為自習課,讓我的聲音快快恢復。
好險現在課程結束,可以讓我的喉嚨好好休息一下。
所以很欽佩普通班老師,一天的課程連續上下來,
還能保有好聲音,真是讓我佩服佩服。
星期五的上午課程結束後,
與高老師、君達老師以及懿彥一起到明德國中看資源班學生的期末成果發表會。
讓我興奮的原因不是去看表演,而是回到以前就讀的學校,
回去尋找一份熟悉的感覺。
其實畢業七年多,直到去年要找實習學校時才回去詢問老師的意見,
那時候回學校的感覺有點陌生也帶點期待,
會見到那位老師?老師是否還記得我?與老師見面的第一句話要說什麼呢?
好險,我的模樣沒有變太多,以前教過我的老師都還記得我的臉孔。
雖然絕大部分的老師不是退休就是有課,
雖然無法與我說太多,只能聊聊國中畢業後的求學歷程,
但是隔了一段時間再見面,感覺真的很微妙。那種被人記得的感覺真的很好。
去年回學校與我聊最多以及深入就屬國一的輔導老師,
與他相處的時間其實只有短短的一年,
可是因為同學很喜歡與老師聊天的緣故,久而久之也與老師變熟。
或許因為他是輔導老師的緣故,沒有課業上的壓力,所以相處起來也特別輕鬆。
不太記得國中三年和老師說過些什麼?
只記得老師每次都用很正向的言語鼓勵我去學習以及選擇想要的人生。
雖然在國二那年過的並不是很開心,
可是每每看到老師的笑容以及很真誠的關心,都讓我感受到人生並沒有那麼黑暗。
前些天在中國時報閱讀到一篇文章「原來,我在他心上住了二十年」,
篇中大意是說一位老師收到一位二十年前教導過的學生的e-mail,透過學生的來信,
把回憶拉到二十年前與學生相處的情形,產生了一股體悟,
也是我看完這篇文章的感動,
文章內容有段是這麼寫著:「緣於這個學生的故事,我對於『心理輔導』下了另一個詮釋,
老師或是父母要進入學生或孩子的『心裡』,你才有辦法輔導。」
人家常說:「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
現在自己在學校當老師之後,才知道老師的影響是無遠弗屆,
現在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如何當一位特教老師,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 Jan 06 Fri 2006 21:54
本週反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